-
-
武将厅
武将厅里展出的十位大将是三国时代的名角,如雷贯耳,依次为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严颜、姜维、王平、向宠。
-
-
刘禹锡塑像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刘禹锡在政治上主张革新,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几经辗转后,于822-824年任夔州刺史。在夔州期间,刘禹锡被夔州人民朴实无华、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所吸引,深入民间最底层,广泛收集民歌,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竹枝词》仿民歌诗体。
-
-
白楼
典型欧式风格建筑,最早建于1913年,是陕军第一师师长张钫进驻奉节时修建,因战事紧迫,没有完工。1918年,靖国联军豫军第一路司令兼全军总稽查长李魁元率部进驻奉节,修缮此楼作为休闲纳凉之所。1926年,吴佩孚河南战败后曾居于此。整座建筑无论整体造型,还是细部处理,艺术性均很强,与周围环境也非常协调,真正达到了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
-
-
东碑林
东碑林陈列碑刻多是历代文人墨客游览白帝山川或为官夔州时留下的手迹,侧面反映了白帝城及夔州的历史人文情况,描绘了白帝城周围的独特风光。其中有不少难得的珍品,以《竹叶碑》《康熙皇帝六言诗碑》《凤凰碑》最富盛名。
-
-
赤甲楼及古炮台遗址
赤甲楼于1996年建成,临江而立,可观赏夔门雄姿,因位于赤甲山山脚而得名。楼体飞檐翘阁,红墙釉瓦,“赤甲楼”匾额由著名书法家沈鹏题写,楼内外镶嵌的是历代名人咏三峡的诗、词、歌、赋,是由我国著名书法家、被中央电视台誉为“中国第一刀”的陈复澄先生以刀代笔,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刻制而成,有很高的艺术性。楼下平台处为古炮台遗址,复建有两门硕大铁炮,以凸显夔门天险在古代军事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重要战略地位。
-
-
忠义渡口
由于三峡库区蓄水,2002年底,原来连接白帝城和瞿塘峡的铁柱溪大桥被爆破拆除,为保证游客景区游览的完整性,建成了忠义渡口。渡船每半小时一班,游客凭门票免费乘坐到对岸游览江峡文化馆、瞿塘关遗址博物馆、赤甲楼等景点。
-
-
后主祠
刘禅(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刘禅继位,改年号为“建兴”。公元263年,刘禅投降曹魏,被封为安乐公。公元271年,病逝于洛阳,在位41年。
-
-
白帝城检票口
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的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接奉节县城,北倚鸡公山,地处长江三峡西入口,始于汉晋,延续到明清,面积6平方公里,这里既是东望“夔门天下雄”的绝佳位置,也是饱览长江三峡险峻之美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