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夔门观景台
是观赏夔门的最佳位置。赤甲、白盐两山隔江对峙,把整个江面锁的很窄,像一扇门,因奉节古称夔州,所以将这道锁江大门称为夔门。观景台左侧立有石碑,上刻“夔门”二字,夔门不仅是三峡的标志,10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也是重庆的重要地理标志之一。
-
-
白帝庙大门
白帝庙大门是白帝城的标志性建筑,雕龙描凤,典雅华丽,颇具特色,建于清代,沿袭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大门正中“白帝庙”三个字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刘孟伉1957年题写,现已被收录《中华名匾》。
-
-
明良殿
处于整个白帝庙的中轴线上,是白帝庙的正殿,建筑面积200多平米。殿内最早供奉的是白帝公孙述,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四川巡抚林俊毁公孙述像,改祀马援,并祀土神,江神,改白帝庙为“三功祠”。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巡抚朱廷立和按察司副使张俭,改祀刘备、诸葛亮,改“三功祠”为“义正祠”。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巡抚段锦在庙内添加关羽、张飞像,取“明君良臣”之意,改“义正祠”为“明良殿”,这种格局沿袭至今。明良殿正上方悬挂“汉代明良”牌匾,现被收录《中华名匾》。
-
-
武侯祠
诸葛亮生前曾被刘备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凡是纪念诸葛亮的祠庙都叫“武侯祠”。白帝庙内的武侯祠大概是全国最小的武侯祠,仅60余平米的祠内,供有诸葛亮及其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祖孙三代的塑像。
-
-
西碑林
西碑林陈列碑刻20通,以《隋代金轮寺舍利塔下铭碑》《元代加号大成殿碑记》《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三通碑刻最为有名。
-
-
悬棺陈列室
悬棺,故名思义,就是将死人的棺木葬在人迹罕至的悬崖裂缝之中。我国悬棺葬主要分布在川南珙县,闽赣武夷山,江西龙虎山以及长江三峡这一带,奉节悬棺分布在长江沿线和天坑地缝区域,大约都是葬于战国末期至西汉初年间,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
-
江峡文化馆
长江三峡被誉为“历史的峡谷”, 如果说三峡是美丽长江的标志性河段,夔门则是雄奇三峡的最著名地标,自然伟力、人间奇迹尽在这里的江峡文化中。江峡文化馆馆名是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写,馆内包含夔门古象厅、环幕电影厅,老关庙文化遗址厅3个展厅及老关庙,共4部分。
-
-
观星亭
观星亭共两层,6角12柱,上层6根木柱代表天、地和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底层12根木柱则表示一年的十二个月。亭上有一古钟高悬,亭中石桌、石墩上镌刻着杜甫著名诗篇《秋兴八首》,对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则选自杜甫寓居夔州时所写的《登高》。相传诸葛亮率军入川时,曾在此夜观星象,思考用兵战略战术,“观星亭”由此得名。